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蜜蜂(3/4)
脸顿杂**和仰慕的表情
“真是祸害留千年啊。”
他说的老蜜蜂就是一代画宗吴道子的笔名,他属于我组织的名人搜救计划的副产品,但最初并不在我的名单内。
太上老皇帝是个喜欢文艺的天子,后半生不理政事几乎在消磨在此道中,因此上行下效之下,他的身边不但聚集了一大票声乐书画歌赋僧道流的各色名家,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百花齐放的繁荣光景。
长安沦陷后,这些人或如雷海青殉节,或不得不屈身叛军以求苟活,然后被光复的官军清算,或如张野狐、贺怀智、李龟年一样跑的快而流落民间,只有极少数能够与董兰廷一般运气,随行皇帝到剑南,因此大多数能够幸存下来的,都是困顿潦倒的不得了。
在乱世中这些人的专长,文不能报国,武不能杀敌,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号称已经退休老皇帝,也没有那么闲工夫去养这些闲人,又不想落个刻薄轻慢的名声,因此多数是沾着当年与我家阿蛮混的脸熟的关系,在安景宫的默许下,引见到府上混个存身之处,我又是个不喜欢让人吃白饭的人。
因此,初期官学设立的许多选修课,都是为了安置这些混饭吃的闲人,这位官授内教博士、正五品的宁王友,御赐名道玄的画圣吴道子,居然就混在这些人中,本来以他的名气,走到哪里应该都不愁有人接待的,但是逃出长安的时候,正好生场大病,因此半昏不醒的夹杂在那些难民当中,来到了成都。
养了半年才恢复过来,但是已经形体枯槁容貌大变,没有人能认出他就是那为大名鼎鼎的画圣,不知道为什么,他也没有自报身份回归宫廷的意思,就在官学里自得其乐的教人笔墨丹青。
但是当我在官学里,毫无客气的拿他一幅样品,当作反面教材,并扬言要拿这东西当做手纸,他还是忍不住跳出来和我争执起来。然后发生的事情就很戏剧性的,他如获异宝的捧着我小学涂鸦水平的简笔素描,这个肌肤纹理、这个体态光泽,惊叹上半天,当然我很怀疑,他感兴趣的究竟是素描这种技法多一些,还作为题材的人体模特的更多一些。
他的真人也让我大失所望,因为我实在很怀疑这位习惯眼睛乱瞟漂亮女人,有点口花花的死老头,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道子,还画的是神佛飞天之类的严肃宗教题材,还博得“丰神清异”的评价呢,整就一老色鬼。可惜专们请来鉴定的高力士,用行动告诉我,这家伙不是水货。
难怪说那些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越是道貌岸然,内心越是有龌龊的一面。说好听了叫游戏人生的态度,说白了就是为老不尊的,
后来却又知道,他已经身负痼疾,没多少日子,因此越发放荡无形,颇有在最后的时光逍遥人生的态度,看在他再有两年就要葛屁的份上,我也懒的和他计较。
不过错有错着。
我很快就发现这老家伙的价值,他画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光是开元年在洛阳,长安两京寺庙,就留下壁画三百多壁,据说他尤喜欢神话传说题材。
传著于世上的有《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等。《云行雨施》、《维摩诘像》、《万国咸宁》、《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吴道子贝叶如来画》、《少林观音》、《大雄真圣像》。
与他同时代的有王维、张璪、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稜伽、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但传世之多,影响之大,却无人能出其又。
总而言之,这号简直就一个生金蛋的母鸡,当然了,顺便探讨交流一下东西方美术的差同,让他为我做些传世的大作就更好了。
追随他的几个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蜜蜂〗地址https://wap.88gp.org/3/398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