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今昔类似(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参谋。
虽然老同学调走了,那个预备役师长对杨震这个人才却是热情不减。杨震只要休假,就派人來接。几年下來,那里的一百毫米高炮、五十七毫米和双三七高炮、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这几种野战部队早已经淘汰,或是还在服役的高射武器,杨震早已经玩的相当熟练。
至于双二十三毫米高射炮,杨震自己部队就有装备。作为全能型的人才,自然也不会陌生。几种高炮,给他一定的时间,他能闭着眼睛都能大卸八块。各部位的构造,甚至比那个预备役师的那些战勤参谋还清楚。
这几种武器玩的极为熟练的杨震,对于这些武器的姓能和结构自然不会陌生。让他画出结构图來,轻而易举。甚至还见过这几种武器设计图的他,依靠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虽然已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两世为人。却依旧能够原样的复制出來。
作为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制图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功课。虽说武器装备设计图和绘制地图是两码回事,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需要精度。杨震按照记忆画出的设计图,与后世见过的原始设计图几乎沒有多少区别。
只是这武器研究哪有那么省事的,其中涉及到金属学、材料学、弹道学、人机工程等一系列的专业。杨震依葫芦画瓢,画出了原始图纸,也讲明白了各个部位的设计样子。但是有图纸与投入生产是两码回事。况且,作为一支几十万大军的统帅,他也沒有多少时间去和军工部交流。
军工部拿着他这几种除了结构和武器姓能之外,其余的什么都沒有的图纸,却是很难以下手。不说别的,一个炮管使用钢材的各种元素比例,还有一些需要精密设计的地方,就连杨震这个设计者也只能说出一个大概而已。这么一个设计法,能不让生产者头疼吗?
尤其在炮身上很多精密部件现在军工厂还始终无法生产的情况之下,杨震设计的这两种高射炮,一种四联装高射机枪很是让军工部头疼。尤其是复杂的多联装的协调系统,更是让熊大缜都快累吐血了。
要知道小鬼子的多管高射炮,直到战争结束之前,也沒有解决射速的问題。其根本就出现在各个炮管的联动上。使得本來姓能很好的小口径高炮,只能成为单发排炮,根本行不成密集的火力。
有着完整工业体系的曰本都如此,那么手下缺兵少将,甚至连最基本的技术人员数量都不足。有些必要的加工设备,还影子都沒有。可以说缺乏一大半必要东西的现任军区军工部长的熊大缜那里会不头疼?进度虽然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五百七十章 今昔类似,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