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为桑,百姓无活路?(修)(1/3)

作品:《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徐处仁、唐恪和周朝三位辅国宰臣屁颠屁颠就跑来了。

跑来之前,王奎安已经悄悄给他们通了信。

于是三个人不约而同在心里将刘彦宗臭骂了一顿。

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去见皇帝啊。

这改田为桑是国策,朝廷缺钱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大型商业也是天子坚决要执行的战略。

但百姓死活,也是天子坚决要关注的事情。

所以说啊,这事……

三个人同时一致在想:要找替罪羊了。

这替罪羊倒是好找,下面一捞一大把,唐恪担心的是,真的延缓了改田为桑的政策后,丝绸的生产原料供应不上,他的任务完成不了。

唐恪的任务完成不了,徐处仁的任务当然也就完成不了。

政事堂的任务完成不了,周朝今年的财务账目就不好看,不好看当然要被皇帝追究。

所以啊,这三个人现在不约而同达成了一致:必须改!

当三人到的时候,皇帝正穿着一身白衫,带着帽子,坐在湖边垂钓。

“微臣参见陛下。”

“徐处仁,你给朕说说明州改田为桑的事。”

赵桓的声音平静如水,但徐处仁心中却如履薄冰。

皇帝才二十五岁,但帝王的气息却已经日益内敛,一些情绪也快要到收放自如的地步了。

“回禀陛下,明州山川与平原交接,气候湿润,有田二十万亩,与杭州渡口相去不远,最合适做桑植之地。”

徐处仁从两点来选择了这个地方:一是运输成本上,二是时间成本上。

实际上,唐恪还在明州划定了秀坊,要在那里也建立一个规模不小的秀坊,与杭州的秀坊形成分庭抗礼的局势,这样才有活力。

这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问题,非常合理。

至少站在他们这个高度来看这些事情,都没有问题。

说给皇帝听,也有足够的理由让皇帝满意。

但是,这政策落下去,便有下面的人为了立功,争先恐后要将事情尽快拿下来。

快到什么程度呢?等不及的程度,仿佛今天这田不全部改了,明天他们的乌纱帽就不保了。

这种现象也是好事,足以说明赵桓领导的新班子做事够积极够快。

但所有的事,不是积极,也不是快,就能办好。

而下面的人办了这些事,态度也没有问题,上面的人还不能随便批评,要不然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为桑,百姓无活路?(修),网址:https://www.88gp.org/0/3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