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替换(2/3)
作品:《永不下车》便有这种念头,身处现代社会,一个人也没可能始终不与任何医疗、健康机构打交道,没有强大的黑客技术、能力,与其相信机构口头承诺的“不会进行必要限度之外的检测,也不会将样本数据透露给第三方”,还不如相信自己的价值,的确不大,不值得有心人耗费钱财来窃取信息。
但在不久后的将来,不管是否自愿,基因测序数据的入库、常态化监测,却一定会到来。
就像现在,几乎没有人会声称,记录指纹信息是侵犯了他、或者她的 ;
即便在心里这样想,事实上,当事者也根本没得选。
自己的全基因测序信息,未曾进入过“联邦身份辨识信息数据库”,对方然而言是一种幸运。
但对于目标人物的基因数据,是否已经泄露,他就没法轻易侵入联邦安全机构的基因数据管理中心,而只能自己花时间去查。
正因如此,在的初筛条件中,已经剔除了大量疑似做过基因检测、有信息泄露风险的候选目标。
万幸,以联邦逾三亿的人口基数,和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中年轻人的庞大数量,即便设置如此苛刻的筛选条件,约莫一个月后,方然还是从3.0提交的初筛名单里,找到一名信息高度匹配、仿冒风险也可以控制的目标人物。
目标只找到一个,对不容有闪失的身份隐匿而言,显然不够。
就在方然动手查询目标背景、寻找猎物时,部署在物理学部大型机上的也没闲着,通过数据共享,时刻刷新初筛名单,不断将符合条件的潜在目标补充进去,一边将发现新疑点、不适合动手的目标删掉。
这一切,完全通过的深度学习来进行,效率之高,令方然印象深刻。
在此之前,即便多少年来始终在和计算机打交道,他也几乎没有预见到,有朝一日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水平,会发展到这样的程度,甚至,就连身份背景信息调查这样的、原本只能由人去完成的工作,现在,藉由网联网络的极大发展和数据存储的规范化,都可以用人工智能程序来进行。
哪怕对计算机、对程序而言,并不真正理解自己正在做的是什么,一定的错误率在所难免,但计算机的超高数据吞吐率,仍完全弥补了这一缺陷。
对“名单筛选”这一类对疏漏并不敏感的任务,就更是如此。
锁定目标,基本确认此人的基因测序数据尚未出现在“身份辨识信息库”中,逐一核查过身份信息、个人特质与行为习惯,目标人物的照片、视频出现在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永不下车 最新章节第一六一章 替换,网址:https://www.88gp.org/0/167/169.html